慧拓融资3亿元的背后,采矿业加速进入“数智化(2)

另外,不同国外矿场规模大且集中,国内矿场相对分散,小矿区规模较多,大规模智慧矿山推进较为困难。
由于现阶段智慧矿山改造成本较高,即使是在政策的扶持下,对于小规模矿区而言,进行智慧矿山的改造并不合算。
这也给智慧矿山企业提出了一个艰难的问题:如何推动国内矿区进行规模化的数字化改造。就现阶段而言,在技术及成本难以实现突破的情况下,规模化推进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露天矿之后,井工矿将成智慧矿山下个井喷口?
当前,智慧矿山虽在矿区加速落地,但主要以露天矿为主,改造难度更为复杂的井工矿缺少相关智慧矿山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入场。
相比已经有一定智慧改造应用的露天矿区,难度较高的井工矿将是智慧矿山行业下一阶段攻坚的重点。
由于井工矿深入地底,生产环境更为复杂。除缺少照明,且难以借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及无线通信,因此普及难度更大。由于商业变现困难,导致大部分智慧矿山解决方案提供商没有选择涉足井工矿市场。
而在技术的实施上,井工矿以无轨自动运输矿车技术为主。这就需要智慧矿山服务提供商拥有地下移动通信数据网络铺设、自动调度系统研发、车辆自主运行等多种技术能力。
同时除自动化运行外,为应对复杂的矿下工作环境还需要支持远程遥控、现场操控等多元化控制模式。
另一方面,伴随5G技术的完善与落地,基于工业互联网体系的智慧矿山平台有望加快发展。借助5G网络通信技术较低延迟的特性,适用于井下环境的通信传输、定位、控制等技术需求。结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传感器,以应付矿井下低亮度、多灰尘的恶劣工作环境,这需要相关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整合实力。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90%以上的煤炭资源需要以井工矿的模式开采,平均深度超过600米,且有50%的煤炭储量处于极度危险的高瓦斯地区。
这就意味着目前井工矿以人工采矿的方式存在极大的风险及隐患,这也是为何国家大力推进采矿业智能化技术研发应用的核心原因。未来,井工矿无人化改造势必将成为行业趋势。
结语
此前,中国神华在接受投资者提问时透露,按照公司智能化建设规划,计划到2022年实现煤矿智能化建设全覆盖,2025年全部实现智能化。这也意味着,在头部矿企的推动下,未来几年间,国内智慧矿山行业将处于规模爆发期。
如今,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无人运输系统仅仅只是中国采矿业转型的开端,随着人工智能、机械制造、信息通讯等技术的进一步升级,智慧矿山行业终将步入新阶段。
一场群雄逐鹿,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源:新工业洞察
文章来源:《工矿自动化》 网址: http://www.gkzdhzz.cn/zonghexinwen/2022/0122/1231.html